丑陋的素质教育

 

文 / 梁栋[商十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兴衰,关系一个国家的未来,也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利益。一直以来,我们的教育都为社会各界所关注,教育改革也始终牵动着广大民众的心。多日来,对其改革的溢美之言不胜枚举,这里不必赘述。尽管如此,对教育的尖锐批评也从未停止过。作为一位刚刚毕业的学生,我想从学生的视角,以平淡而非理论化的语言和一些细小可感的事例来谈谈我对教育改革及教育本身的肤浅看法。

多年来,我们的教育都在不断地改革,教材变了又变,试题也灵活多变,教育理念也在深入发展……于是,有人说,中国教育已走向素质教育。然而,当我们用务实的眼光去审视它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其中的弊端多多,令人失望。

不可否认,近几年,我们教育提出了不少先进的理念,如“以人为本”,“人性化管理”, “学分制管理”,“战略”等等。然而,这些都是比较大的概念,在实际操作中难以真正实现,因而变得空洞,花哨。其实,中国并不缺少先进的理念,中国的教育理念也并不差,最为糟糕的是它的实践。中国教育现存的一大问题正是“实践”的乏力,现实中的教育和理论,理念中的教育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也许我们的教育理念太“先进”了,已达到“曲高和寡”的程度。其实这也反映了中国人的一大缺点。

在一次会议上,几位教授对于现代青年的道德风貌痛心疾首,呼吁要建立一种由儒生、高僧、绅士、英雄、烈士组合成的道德模式,但正是这几位教授,这天极不礼貌的迟到、打断别人的发言、隔着桌子扔香烟,进了电梯还在抽烟。(选自《秋雨时分》)可以看出,我们太喜欢“高谈阔论”了,我们何时才能真正地关心细节问题呢?在为中国教育建言献策的时候,请不要满口都是马列主义,请不要总是提出一些空洞的理论,这并不显得高明。请还是把更多地精力放在具体而细小的弊端当中吧,并且在实践中彻底清除这些不良的细节。


一、中国教育的几大弊端 

1)

唯物主义辩证法告诉我们,处理问题要抓住主要矛盾。我认为,我们的教育改革并没有抓住我们教育中的主要矛盾。改革多年,改革最多的无疑是教材。例如知识体系的重新编排,另一种方式则是内容的增删,把以前教材中没有的,以前考纲不要求的一些内容添加到新课本里面,或者将旧教材中的一些内容删去。其中不少知识都经历了“保留,舍弃,再保留,再舍弃”的过程。

这当然也是改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理所当然地对教材作出适当的调整,但这不应是改革的主要方面。凭心而论,中国的基础教育,中国的教学知识体系是非常完整,严谨,科学的。多年来,束缚学生创造力的并不是课本,而是应试制度和该制度下的“麻木生活”。依我愚见,中国教育存在的主要弊端不在于教材,而是它的“评价体系”。我们都知道,分数名次不代表一个人能力的高低,现行的应试制度不能正确评价一个学生的创造力等其它重要素质。

没人会怀疑,虽然我们高举“素质教育”的旗帜,但实际上仍然是应试教育,对一个学生能力大小的评价标准依然是分数名次。虽然“减负”口号在多年前已经提出,但中国孩子的学习压力、学习负担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大大加重。如今,应试观念似乎更受欢迎,学龄的提前,补习班的遍地开花就是明证。现在的孩子在5岁左右就要飘摇于茫茫题海当中,负起繁重的课业负担,为了“成才”,他们糊里糊涂地走在大人为他们设计的人生道路上,去应试,去应试……童年的真心欢笑不属于现代孩子,应有的玩耍时间已被剥夺……

我在书店里曾看到这样一幕:一个7岁左右的小孩强烈要求他的父亲给他买一本数学奥林匹克,于是这位父亲就挑了最薄的一本给他,然而这孩子却很生气,自己挑选了一本最厚的,父亲对他说:“孩子啊,我怕你累坏了呀。”孩子说:“没关系的,我的同学都是这样。”可见,应试观念已逐渐侵蚀现在的孩子。

其实,应试观念从来都没有减弱过,如今,不少人都说自己不会以分数名次来看待一个人,而实际上,这只不过是在掩饰自己的庸俗,让人觉得自己很开明,思想很先进而已。他们在心底或在不知不觉中仍然坚持以分数论英雄。先进的素质教育理念提出后,他们是附和者而不是起舞者,他们没有实践。

也许有人会质疑,综合素质评价不是已作为录取依据之一了吗?综合素质评价是以写实性文字表述方式分项目记入考生电子档案,内容包括学生中学期间各科目得分情况,技术领域、艺术领域、体育与健康领域、综合实践活动的表现情况或获奖情况等。高校录取时,需认真参考考生综合素质评价,并将其作为录取或退档的依据之一。这不是能够反映学生综合素质,体现素质教育了吗?我只想说,这里的综合素质评价是真实的吗?要知道,综合素质是学生自己写的!另外,新课标要求的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等在应试制度下有没有得到真实的、有意义的实施,这都是可疑。

2)

我曾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新闻:某小学有位学生得了重病,家穷,无法治疗,于是全校发动了捐款爱心活动。新闻附有一张图片,有好几位学生围着捐款箱,脸带笑容,准备把钱投入箱里,他们手里都是100元!我们要问,一个小学生有这么多钱吗?有可能每个小学生都捐这么多钱吗?显然,这是不可能的,这又是一处虚假。我们知道,一个国家全民素质的提高,有两个重要阵地,一是新闻媒体,二是学校,而两者都参与了这出虚假展示。

发动捐款爱心活动是好的,学生也需要在这样的活动中学习,成长。但如此高调甚至虚假的宣传,使得原本一次有积极意义的活动变得丑陋!爱心活动的原本意义是什么?难道是为了宣传和赞颂该所学校?难道是为了展示所谓素质教育的“成果”?我们的虚荣何时才能消除!请不要在传递爱心之时传递虚假,这有辱爱心。让我们在平凡,平静中感受这份感动吧!

如今,“学校开放日”受到各所学校的青睐。当然,这能够加强学校间的交流与学习,是个好事,但事实上却掺杂着虚假,一次教育学习的交流变成了一次教育学习的表演。走进开放日的教室,我们也许会感到很欢喜,因为我们看到了一个生动活泼的课堂,这是素质教育的体现啊。学生走上讲台代替老师授课,全班分成小组进行辩论探讨,各式各样的活动让人赞叹不已。可是,试问,这些活动是否经常出现在平时的课堂当中?在应试制度下,这意味着什么?平时没有这么做,那为何就将它们搬上开放日的课堂呢?为了他人的赞许?为了说明自己学校在推行素质教育?为了展示中国教育的进步?我们的虚荣何时才能消除?

可以看出,这并不能展示中国教育的真实,而且是对来访师生,尤其是远道而来的师生极大的不尊重。有些师生不远万里,慕名而来,为的就是学习该校(一般是名校)的老师如何将知识巧妙地传授给学生,而不是来了解这里的学生是多么的聪明,这里的活动是多么的精彩。也许我们仍没有真正理解素质教育,我认为,真正的素质教育不是花里花哨的活动等表面形式,而是老师将知识的精髓准确地传授给学生,而学生掌握了知识的本质精髓,最终使得学生更有思想,更有创造力,而且具有优秀的人格品质。

有位朋友告诉我,“开放日”后,他们学校有位同学在校园广播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学校不应该做出这种虚伪的事情,而且文章中并没有过激的言语。结果,这位同学被要求在全校道歉并受到严厉处分,播音员免职,全校道歉,广播站站长免职,全校道歉。对此,有许多同学愤愤不平,因为学校曾说过,学生可以批评学校,学校有这种胸襟。

另外,“减负”的号召多年前已经提出,而至今仍未兑现,学生负担反而更重了,这是对学生的欺骗。我们实行应试教育,却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帜,这又是虚假。让我们高举应试教育旗帜,全力去应试吧,不要戴着素质教育的面具去应试了,因为虚假比应试更可怕。

3)

培养学生创造力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为此,我们的试题似乎更灵活了,我们的活动似乎也多了一些。但是这些能否提高学生创造力呢?我想很难。

近年来,试卷里边都会有些所谓的“创新题”,许多人都将此看作是“素质教育”的标志,认为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可是大家似乎忽略了一点,在应试制度下,学生是在做创新题而不是如何创新,学生提高的是做创新题的能力,而不是创新能力。创新题与实际创新是有着巨大差距的。

有这样一道创新题:给你一个矿泉水瓶,演示一两个物理现象,并解释此现象。这乍看起来题型新颖,学生有较大的发挥空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可是我相信,评卷过后,学生的答案不会是丰富多彩的。第一,当我们看到这样的试题时,自然地想起压强,浮力等简简单单的答案。从应试策略来看,既然我在一两分钟内就能得出一个百分之百正确的答案,那我还有必要奇思妙想,想其它“稀奇古怪”的答案吗?在考场上,时间是宝贵的,我为何要浪费时间去奇思妙想而不去检查前面的题目?更何况,无论试题多么开放,只要是应试,总要有一个相对的标准答案,如果我能发挥想象,真想出一个奇妙的答案,却不在参考答案范围以内,阅卷老师会给我分吗?这就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和偶然性,我为何要冒险呢?考场上每一分对一个应试者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应试制度下,学生不必要,也不敢去创新。

第二,创新题也有它自身的局限性。首先,无论何种创新题,只要是应试,那它就必须有一个参考答案。学生为了得到高分,就必须做大量的试题,力求在考场中遇到相似的题目,或给出相对接近“标准答案”的答案。可见,学生做创新题只是在围绕“标准答案”转,是在想如何做创新题,而不是如何创新。如今试题里边也有不少主观题(尤其是语文学科),学生可以自由发挥,不过,虽然是主观题,它也总有一个相对的参考答案。无论学生的答案如何独特,如何精彩,只要没有答上“相关要点”(即踩分点),依然是0分,哪怕它比参考答案还要正确,精彩。我们有什么理由认为学生的答案就不能比标准答案好?

若此,这就对学生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在未来的日子里,面对一篇文学等作品,学生可能不是感性阅读,而是运用了一贯的“理性思维”。比如说,问起文中句子的作用,大家都会想到引起下文、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卒章显志等。如果对这些文句的鉴赏不是来自自身的审美感觉,而是套用以上的“万能答案”,并不能说明自己懂得文学,懂得鉴赏。在应试阶段,感性阅读不能保证答案的正确性,有时可能谬以千里,而理性思维就可以。但这造成的后果是可悲的!什么是“美”,也许大家会给出各种各样教科书式的答案,但我宁愿大家都不知道“美”的定义,而把对“美”的感觉永远地珍藏在心中。知道美的定义不表明你懂得美,关键是对“美”的感觉。禅师们说,佛口说出的是佛经,佛心想的但表达不出的是禅。真希望大家能懂得禅而不仅仅是佛经。

然而,我们的教育似乎更重视理性,而忽略感性,当然这是由应试决定的。实际上,这不利于学生的创造,因为创造灵感更加依靠感性认识和想象力。另外,现在孩子的冷漠和这种只重视“理性”思维,而忽略感性认识跟应试教育有很大关系。他们知道“我们要帮助他人”这句话,他们也懂得理性的逻辑推理,例如,我们帮助他人,以后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人会帮助我们,因此帮助他人对自己有好处,所以我们要帮助他人。其实,这真是悲哀。“帮助他人”是种美德,这是我们恻隐之心的呼唤,学生对此应有一定的感性体验,即他们帮助他人后,内心有着由衷的喜悦。如果教育只是教学生作逻辑的推理而得出“我们要帮助他人”,学生帮助他人是在理性推理之后,而不是来自良心的呼唤,那这学生是悲哀的,我们的教育也是悲哀的。感性是人与机器人的根本区别,一个拥有丰富的感性认识的人才是幸福的。

其实,创新题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有效,有时,它不但没有促进,反而抑制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第三,应试上的创新题与生产实践中的创新有着巨大的差别。要在生活实践中有大创新,除了扎实的知识基础外,更重要的是创新理念,创新视野,创新思维,要了解社会,百姓所需,要清楚地把握时代主题,要了解创新前沿思潮……而这又恰恰是中国学生所欠缺的。

在试题上,学生创造力没有得到很好提高,在活动中也并不尽如人意。请不要以为几次活动就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创造力,我们学生十几年的绝大绝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书本上度过的。也许是受到应试观念的严重影响,我们许许多多的老师,家长,同学都有着一种极其错误的观点:学习就一定要拿起笔,要直盯着书本,要不停地做题……看电视,玩游戏等就一定是在浪费时间。正是这种观念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十几年来,学生过起这样的学习生活:低头看到的是书本、试卷,抬头看到的是黑板。低头,白纸黑字,抬头,黑纸白字,无论低头抬头,都是黑白的。但是,生活是多彩的,创造是多彩的!十几年,我们就生活在黑白当中,不可悲吗?还是低头抬头问题,低头,试卷书本,平面的;抬头,黑板,平面的。无论低头抬头,都是平面的。但是,生活是立体的,创造是立体的!十几年,我们就生活在平面当中,不可悲吗?

中美建交后,中国派代表团去美国,考察美国的中学教育,他们发现,美国的学生并不勤奋,课堂更是糟糕透顶,学生随意讲话,随便走动,纪律十分涣散,于是他们得出结论,十几年后,中国教育科技一定能够超越美国。几年后,美国代表团也来到中国,考察中国的中学教育,结果发现中国学生认真听讲,勤奋聪明,课堂秩序井然,他们认为,十几年后中国教育科技定将超越美国。但是,十几年过去了,美国培养出几十个诺贝尔得主,成万位知识型企业家……而中国呢? 其实,这确实让人很难理解,怎么可能呢?但我觉得最重要的原因是,外国孩子生活在多彩与立体当中,而中国学生则生活在黑白与平面之中 —— 这十分可怕!

4)

中国教育的另一大弊端是过于讲究形式主义,“不切实际”。

我们学了许多科目,学了许多知识,然而大多知识却是学了又忘,忘了又学。在学生时代,最苦的也许是政治科学生。他们每天都辛辛苦苦地背书,终于滚瓜烂熟,倒背如流,考个高分。但是,高分能说明他的政治素质高吗,能证明他有政治头脑吗,没准跟着外国佬起哄,指责大陆民主,攻击我们党的就有他的份。不要认为,懂得背诵“三个代表”就一定爱国爱党。另外,政治书里边是否每个字都是必背的真理?政治书里边所讲述的真理是否只能用一种方式,固定词语来表达?切勿因此养成讲空话,讲套话的恶习。

我们再来看看政治试题:中国体育代表团在第15届多哈亚运会上创造了新的辉煌,为国家和民族赢得了荣誉,这有利于:①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②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③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④激发广大人民的爱国热情。选项:A.①②③ B.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虽然它与时事热点结合,但实际上是很无聊的。约翰-布坎曾说过,中国有几百万个最好的头脑,却被空洞花哨的玩意儿闹得毫无创意,所有的努力加起来都是一场空。中国学生聪明好学,那就不要在这些空洞的试题上消耗时间与精力了。

让我们来看看学生作文。面对一个作文题目,学生可以写得条条是道,感天地,泣鬼神,可学生本人感动了吗?在行文过程中,我们是以感动的心态,还是以“如何得高分”的思维来谋篇布局?作文过程应是思想表达的过程,是一个享受的过程,如果从“如何得高分”的目的出发来应对作业考试的话,那可真是个不小的遗憾。作文上,大道理,小道理,旁征博引,令人折服,可作者本人在生活中是否就用上了这些大道理,小道理呢?从考场出来,跟老师说,我作文写得不错,列举了几位清洁工的感人事迹,也写上了几句环保名言……说着把手上的纸团随手一扔……

还是作文方面,大家都知道现在提倡创新作文。而文体创新不失为好的得分手段。从访谈手记到网络个人主页设计,从产品说明书到病历诊断书……乍看形式新颖,与众不同,这当然是创新,可这实用吗?在未来工作中,我们更需要报告论文,而不是这些稀奇古怪的文体。一篇好的作文,应是思想的准确表达,重点在于思想深度和表达准确度,在此基础上加以润色自然更好,但不应是“创新文体”和其他一些不切实际的表达。

此外,如果我们普通话的发音不准,那千万不要还洋洋得意地对人家说:“我的拼音题都是满分。”何时我们才能淡忘应试功利,不仅记住拼音,而且练好发音。一个人的普通话水平应体现在交流过程之中,而不是把所有字的拼音注上。在英语教学方面,聋哑英语始终存在。经过多年的英语学习,我们却不具备与人交流的能力,实在可惜。

美国著名数学家、教育家波利亚说过,数学具有两个面,它既是欧几里得式的严谨的系统的演绎科学,同时它又是一种实验性的归纳科学。但我们似乎更注重前者,而忽视后者。我们只为应试而做题,却忽视数学本身的简单美、对称美和和谐美。当然这不是学生的错。

读史有智慧,学习历史是要以史为鉴,记住事件年份也无助于长智慧,关键在于联想现实,对史料认真探究,进行延展性思考,寻找有利于现代生活,社会发展的启示。

……

中国开设了很多课程,但有一个最重要的却没有开设,这就是“生活社会”科。我们能看云识天气吗?我们懂得夏日里如何防护吗?我们应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我们掌握火灾溺水等应急措施吗?……这么重要的生活技能并不亚于数理化吧。我们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至少长大后),但如何作斗争?仅仅是拨打110吗?现在社会对于坏人坏事的冷漠应引起人们的注意,其实许多人的冷漠来自内心的恐惧,也许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不知道如何聪明地应对。因此,我们在教育学生同坏人坏事作斗争的时候,不要满篇都是“斗争的重要性”和“拨打110”,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聪明的具体方法。另外,社会知识无疑也十分重要,一个中学生,一个即将走进社会的建设者,应该对社会有着一定的了解,这种了解也不仅仅是“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民代表代表人民”这么简单。至少,我们应了解社会就业方面的知识和情况,而不仅仅是指出中国就业形势严峻;我们应简单了解一下机关单位,企业公司的基本情况吧;我们应掌握一些基本的办理手续的程序与知识吧……当然,这些在生活中可以学到,但是,除了学习应试,中国学生有多少这样的时间和空间呢?学生对此有多大的关注度呢?学生的精力可是有限的!

特别地,请不要以为举办几次社会实践就“万事大吉”。

二、.中国教育的几大误区

2.1)对素质教育的误解

如今,各类辅导班在中国遍地开花,红红火火。孩子们从几岁开始就要参加各类特长班,“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成为家长甚至是孩子们的共识。

中国要实行素质教育,但什么是素质教育?有人(尤其是家长)把素质教育等同于“钢琴书法”,把素质教育当作应试教育的对立面,这是不对的。把“钢琴书法”等同于素质也是不对的。其实,钢琴书法不是“素质”的重要方面,实行素质教育不是从“特长班”开始,如想提高学生素质,请首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其次是让孩子有充足的玩耍时间,尽情游戏,在快乐的童年中培育孩子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各种游戏中培养孩子的创造灵性。大家一直以为,玩耍对学习毫无帮助,只会浪费时间。对此,我强烈反对!我倒觉得,玩耍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太重要了。一个是从小就学了几年钢琴的孩子继续学钢琴,一个是玩耍了几年的孩子开始学习钢琴。几年后,谁更出色?我看好后者,能成为大师级钢琴演奏者也很可能是后者,因为后者对童年、对生活有更直接,更具体,更生动的体会,前者弹出的是曲,而后者弹出的是人生。但我强调,这里的玩耍不是无限度地玩电子游戏甚至是赌博。再次,让孩子有更多的自主生活、自主学习、自主思想的时间和机会,切勿将大人的意志强加于孩子。在孩子的成长过程当中,家长和学校的角色应是公路旁的“护栏”,不让孩子“出轨”(做坏事),而不应是汽车的“引擎”或“方向盘”。素质教育是否成功,不在于是否考高分,不在于是否懂得“钢琴书法”,而是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有“创造力、思想力和人格力量”。

最后,我再次强调,素质教育不是所谓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活动,而是知识的有效传授。素质教育不是所谓的“钢琴书法”,它最终体现在学生身上的也绝不是一手好书法和好钢琴,而是学生具有创造力,思想力,和人格力量。在我看来,一个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取决于他的创造力、思想力和人格力量。

2.2)对个性的误解

近几年,人们一直在追求个性,社会提倡,教育也提倡。但是,什么是“个性”,人们似乎并不清楚,而把“个性”简单地理解为“求异”,这是不正确的,至少简单地求异是肤浅的个性。

在某次选美大会上,评委问一位参赛小姐:“在爱国与金钱之间选择其一,你会选择什么?”参赛小姐的回答是金钱。顿时,全场哗然,之后媒体恶评如潮,“素质低”,“没文化”,“不爱国”,“铜臭”等评语将参赛小姐贬得一无是处,但我则觉得,这参赛小姐是可怜的,无辜的。我相信她是爱国的,生活在这样的国度而不爱国,那是难以置信的。比赛当中的答案其实并非发自内心,她之所以在爱国与金钱之间选择后者,是因为她错误地理解了个性。她是为了展示“个性”而有违知良,做出个荒唐的选择。毕竟,在选美大赛中,个性是一个重要的标准。也许她是这么认为的:在爱国与金钱之间,别人都选择了爱国,那如果我选择了金钱,不就与众不同了吗?我不就显得有个性吗?可惜,她错了,这不是个性,是糊涂,是愚昧,是荒唐。

另外,许多“新新人类”都把不少精力和时间花费在衣着打扮上,当然,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追求个性是时代要求,值得提倡,但我们要深刻理解个性,要追求更高层次的个性,切勿把流里流气当作个性。在表面层次追求个性是极为容易的,但表面上的个性是肤浅的。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个性呢?依我愚见,真正的个性应是人格品质,思维思想的个性化。

孔子是个性的,因为他有个博大的胸襟,有个深邃的思想。司马迁是个性的,因为他对底层民众有着深切的同情,他开创了纪传体,他创造性地从人性的角度解读历史,在他的笔下,有游侠,有货殖,有滑稽,从中我们读到了他的人性光辉和思想魅力。

……

在我们生活中,这样的人比比皆是,但是,他们始终是默默无闻的工作者,他们并不是“个性”的代名词。

在学术领域,我甚至大胆猜想,学术思想的个性不是“求异”,而是“求同”。学术观点的“求异”应以事实真理为前提。有专家学者说:“贫穷孩子上不了大学是因为学校收费太低了。”有人发表文章说:“盗版是弥补出版体制不健全的有效方式,盗版是为了贫困学生购书提供了一种途径”。……

这些观点看似与众不同,很有个性,其实全是垃圾。

现在,我们提起“日心说”,“牛顿定律”并不被人们视为个性,因为它已是真理且为人们所广泛接受,但是,请不要忘了,这些在发表之初,有着多么强烈的个性光辉!所以,学术上真正的个性应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慧眼所至,抓住问题本质,求得真理!

2.3)中国教育几大怪现象

书本上,还有老师都经常提到绿色化学,绿色食品,可持续发展……何谓可持续发展,即是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求经济的发展。可是,我们却从未提起“绿色学习”,我们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利益,难道我们就能以牺牲健康为代价换取分数名次,名牌高校和可观收入吗?

如今,大学一般都开设了不少心理咨询室,这是社会,学生的需求,无可非议,但是,回想我们12年应试教育,教育似乎并没有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请注意,召开一次心理教育大会,举行一次心理咨询活动等等,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这只不过是表面文章,一个“面子工程”。试问,台下的同学有几人在认真听讲?有的在记单词,有的在聊天,有的在睡觉,弥补睡眠的不足,有的……他们身在操场,而心早已在饭堂了。在这些活动当中,学生有多大的参与度呢?别忘了,他们的肩上有着繁重的功课任务!的确,有时候我们的教育总喜欢在这些方面下功夫,以展示所谓的素质教育——这是可笑的!

经过漫长的12年教育,学生并没有掌握一定的心理技能。这之后,处于青春期的同学们来到大学这一全新的环境,更多地接触社会后,会发现现实与他们的想象有着明显的差距,而且也会发生一些事与愿违的事情,他们苦恼,迷漫,失意,有人自寻短见,有人走上犯罪的不归之路……而这就像一个人平时不去预防,等到有病了才去吃药打针一样可笑。这12年,是生理、知识和智力的发育期,同时也应是心理成长的最佳时期,解决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应从小培养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在不少作文辅导书上,我们都可以看到一些高分秘籍,它告诉同学们,要获取高分,你的作文就必须体现出人文关怀,英雄主义,爱国情操,正义凛然,青春活力……当然这没有错,但是学生本人是否就具备了这些品质呢?如果有,那么这些品质应在学生作文当中自然流露,无须刻意要求,无须指导提醒。若此,需要这些辅导书在此多嘴吗。如果没有,那这12年教育干什么去了,12年的时间,如此崇高而基本的品质都无法传授给学生?

2.4)中国教育之家庭教育

一位学生说:“我看不出妈妈怎么爱我,她除了整日在我耳边要我这样要我那样,就是我这不行那不行,我烦死了,真怀疑我不是她亲生的女儿。”“别人都以为我很幸福,家里住着复式楼,父亲是博士出身的总工程师,母亲是大学教授,我是他们唯一的孩子。其实,我生活得一点儿都不幸福,父母对我的期望值过高,想让他们心中的理想在我身上得到实现,而我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达到他们的要求,他们便对我失望甚至有点愤恨,常给我脸色看,我觉得活得太累了,有时候不但厌学,而且还有点厌世了。”一位正在深圳某重点中学读高一的学生如是说。他说出了他的心里话,也说出了现代孩子的心里话。别看丰衣足食,应有尽有,物质生活十分富足,但他们的内心生活是乏味的,苦闷的。

我们是时候认真反思我们的家庭教育了。

1.父母与子女的关系

当前,不少孩子在感到郁闷、伤心的时候(特别是考试考砸之后),总喜欢向同龄人倾诉,而冷落了父母。于是有家长抱怨孩子不懂事,不理解父母,感叹代沟越来越深。其实,代沟的制造者正是父母本人。我们知道,一个孩子在学会叫“爸爸妈妈”的时候就把父母当作最亲最爱,最值得相信的人,他们甚至连自己的秘密,自己干的坏事都可以告诉给父母。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孩子就不再那么愿意将一些东西告诉给父母了,尤其是成绩。这种“悲剧”的制造者也是家长本人。我认为,这种变化不是偶然的。

一个孩子在考得不太理想的时候,心里的感受可想而知,此时的他们最需要的是安慰。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后,他发现理想的倾诉对象应是知心同伴,而不是父母。因为此时的父母不但没有抚平他们心灵的创伤,反而加深了他们内心的剧痛。

当孩子将不理想的成绩告诉家长的时候,且看家长是什么样的眼神,是什么样的态度。他们斥责孩子:“瞧你成绩这么差,你的学习方法那么差,看看××多聪明,考那么高分,成绩那么好……”此时,孩子是什么样的感受?难道孩子就没自尊了吗?这点感受难道家长没有体会?你们可是“爱我们”的父母啊!

家长常说,我辛辛苦苦把你拉扯大,给你买好吃的,给你买好看的衣服,要啥买啥,孩子啊,为了你,我工作也落后了,人也变老变丑了,为了你,我一切都牺牲了,你为什么不好好念书,你怎么能和父母顶嘴,对父母发脾气。如果家长们很在乎这些,如果认为所做的就是真正的“爱”,那就大错特错了。实际上,孩子一点都不在意这些,吃得寒酸一点,穿得破旧一些,又怎么了,我们需要的是心灵的依靠,心灵的伙伴!家长们做到了吗?

2.家长向孩子所灌输的糟糕而错误的观念

学生对学习压力的典型叙述是:“考试不及格”,“考差了挨打”,“作业太多”,“放学后还有家教补课”,“父母天天盯着”等。学习成为孩子最痛苦的事,但这不能怪学生,因为从小家长和学校都向孩子灌输了“学习即负担”的观念。

深圳某学生进入重点中学后,从原来的尖子生变成了中等生。对此,他的父母伤心之极,大骂他“不争气”,“不上进,没出息”。一位名叫小蕙的女孩在初中时一直是全校的佼佼者,她的父母对此倍感骄傲,对她也是有求必应,百依百顺。进入高中后她再也不属于“成绩好”的行列,此后,她的父亲经常对她大发雷霆,母亲对她则不理不睬。这样在不知不觉当中,家长就为孩子灌输了“学习即负担”的观念。我们忘不了仅一两岁的孩子那种对新事物,对新知识渴望的眼神,但随年龄的增长,他们讨厌学习,因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已不再感到快乐,他们肩上是沉重的课业负担和应试压力,他们耳边是种种怨声骂声……

家长,学校向学生灌输的另一种观念是“谁比谁怎样”。比如,“××的成绩比××的好”,“××比××聪明”,“××比××有出息”等等。家长学校喜欢比较,但大人们在做出比较的时候是否考虑到孩子的感受?请不要总在抱怨孩子不理解大人,大人理解孩子了吗?其实,不是所有的东西都非要比一比,更何况,谁说“成绩好就有好的未来”?谁说“成绩差就不会有出息”?我们为什么非要将“谁比谁怎样”的“等级”观念灌输给孩子。从小学开始,很多家长就把自己的孩子推上了一条只知争胜却不知目标的不归路。

4.关于“理想”方面的怪现象

在年小时,家长希望他们的孩子能够成龙成凤,于是,他们总会严格地要求子女,每次考试要达到多少分,要考多少名,每天要学习多少钟头,不准看电视,要参加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可他们不知道,子女正生活在难以承受的压力下和不切实际的期望之中,活得毫无意思,童年因压力而成为灰色记忆,他们终日生活在“黑白”与“平面”之中,乏味,迷茫,与生俱来的灵性与童心早已荡然无存,一个充满朝气,充满希望的栋梁之材,因过早过度焚烧,成为灰白的可怜的炭灰。父母期待子女成才,却在不知不觉中销毁他们的前程!

可笑的是,在高中即将结束,考生开始填报志愿的时候,他们却似乎不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了。子女开始告诉他们自己的理想和未来的规划时,家长却一次次以一千个,一万个“不可能”否定子女们的人生设想:“你成绩太差了,你不聪明,你不可能实现你理想……”然后父母会告诉子女什么专业最热门,就业率高,年薪高,哪怕该专业极其无聊,极无创造性,甚至与子女的理想背道而驰。他们会告诉子女,某人在××单位工作,报读此专业并毕业后可以依靠××,得到一份好的工作,一份可观的收入。他们会告诉你某某工作稳定,工作轻松……

这让子女疑惑:你们不是叫我们成龙成凤吗,你们不是指责我们没有理想吗?原来,家长也没有理想,或者他们的理想只不过是“一份轻松,高薪的工作”。低俗,没品位!

实际上,经过十多年的应试禁锢,孩子能有理想已是难能可贵,而自称聪明的家长为何总一次次以“不可能”来否定子女呢?低分意味着无能吗?为何不让子女去独自闯闯?难道年轻人就不能失败吗?请注意,生活不是高考,不是一战定终身。我们可以失败,可以再失败,因为我们也可以重新站起来。失败无疑是一种重要的人生经历,一个有着无数次失败的人生同样是个精彩的人生。请注意,我们需要的是成长和拼搏带来的快乐,我们的快乐寓于创造过程之中,寓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爱!我们所界定的快乐绝不是父母心中的“轻松工作”和“悠闲生活”。

也许我们是理想主义者,而父母则是现实主义者。一个年轻人,一个有抱负,要有所作为的年轻人,一定要有理想,哪怕它不太现实。为什么年轻意味着无限可能,就是因为年轻人是理想主义者,他们为理想而奋斗,尽情发挥才智,把种种“不可能”之类的致命语言彻底抛之脑后。有尝试才有成功,我们能期待一个只把眼光锁定在沙滩上的小鸟能飞过大海吗?理想不太现实并不重要,因为生活是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我们的理想可以适时适度地调整。

当然,这是出自父母的关心,但是,在心理学上有一种“非爱行为”,即是以爱的名义对最亲近的人进行的非爱性掠夺。我们必须承认,由于童年背景,受教育内容等等的不同,父辈与当代子女的幸福观,价值观有着巨大的差异。子女与父母应当相互理解,但我认为,父母更应该体谅子女,因为子女还有很长的未来,子女不可能在他人界定的“幸福”里活一辈子。他们有他们的选择,他们有权追求属于他们的幸福,只有在自己所向往的生活里才能真正找到快乐与幸福。

我们这一代因为物质富有,所以不需要物质的关爱,现代孩子缺少的是内心的丰富,是心灵的安慰。也许,作为家长应更多地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不要要求孩子在自己设定的幸福里,在自己设计的人生道路上去完成他们的人生,这对孩子来说是痛苦的。

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子女与父母的关系显得相当重要,如果两代人产生不和谐的声音,那将是一个家庭的悲剧,这样的家庭一定是个不完整、不美好的家庭。实际上,“应试”始终是一个家庭关系不稳定的重要威胁,不少家庭因在教育、应试等问题上出现争执,从而发生了夫妻不和,子女离家出走等情况,甚至出现伤亡悲剧!为一个美好、和谐、幸福的家庭,我们在教育、应试方面确实应当慎重。

改革多年,我们应当意识到,把中国教育改革的成功寄托于课改专家和相关部门是错误的。我认为,中国教育改革的未来在于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应是教育改革的主体。但这十分艰难,几乎是不可能的。不过,应该还会有一部分有思想、有灵魂的学生可以肩负起这个重担。他们要做的不是对教育体制等方面的改革,而是自己学习方法的创新,有什么样的人民就有什么样的制度,将学生学习方法改革作为切入点,带动其它的教育改革,也许会好一些(当然这是我的一个大胆的设想)。因为教育体系的改革是复杂的,困难的,十分不容易,多年来,我们教育改革的失败并不是教育理念的落后与失败(当然更不是教材的失败),而是实践过程的失败,也许我们的教育理念太理想化了,在实际操作当中并不理想。比如说,新课标以学分制来管理,要求学生必须完成一定的学分,尤其必修学分必须全部拿到,这样方可毕业。但实际上由于应试压力,课业负担太重,老师和学生根本无暇顾及这些,高考这一最后一战才是他们真正所关心的,为了升学率,学校也不可能严格执行学分制,将不及格的学生卡死。因此,实际操作的情况是,学分是学生自己给自己的。显然,这意味着学分制的失败,这也就是理念和现实的差距。另一方面,尽管高考有诸多弊端,但高考是绝不能废除的,这涉及到太多的问题了。但是,对于学生个人,他自身学习方法的改革却是容易的,当然,教育方面应给予一定的支持,给他们一定的改革创新空间,让那些有思想、有创造、有灵魂的学生,让那些在学习方法上有重大创新且成功的学生有更好的“发展机会”,切勿总是以应试的态度观点将其扼杀。也许,这正是我们教育所欠缺的,也是亟需做到的。

若此,我们教育的改革方向就明确了。

教育部门主要工作是:1.研究一个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2.切实根除教育中的虚假恶习;3.设法逐步改变教育中那些空洞的,不切实际的内容或观念;4.对于“素质教育”和“个性”的理解和实践,要务实,要实在,切勿热衷于表面形式;5.让学生更加健康地学习,切实注重学生心理素质和人格品质的培养。注意,这是长期的任务,不是几次活动就可解决的,不要只停留在口号上,要真正地实行下去。6.不要总是在理念、口号上下功夫了,我们要更注重在细节上的改革,如果能在上述细节(比如虚假)上取得真正的突破,中国教育将将获得一大进步!

不要以为教育改革只是教育部门的事情,家庭教育同样是中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要做的是:1.注意自身的形象,不要认为,为人父母就可随意打骂孩子;不要认为,大人总是对的,小孩总是错的,大人无需向孩子学习。2.要正确处理“学习成绩”的问题,要体会孩子的辛苦,特别地,在孩子考差的时候,务必注意自己的态度,不可直瞪白眼,大发雷霆,要作孩子的知心朋友,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积极鼓励孩子,和孩子一起共度难关。3.让孩子有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让孩子有更多的游戏时间,更多的思想空间,切勿把大人意志强加于孩子。家长只是“公路上的护栏”,尽可能不让孩子作错事或及时纠正,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德育。

前面讲到,学生是中国教育改革的主力军。那么学生应当怎样做方可呢?显然,以应试主义来指导自己学习,以传统的学习方法,整天迷恋于试题当中是不可取的。我们应当坚决抛弃应试主义,真真正正地实行学习主义!正确对待分数,不以高考为纲,而以提高创造力为中心,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包括自身的思想力,人格品质,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外交能力”等等。当然,这需要非凡的智慧和勇气。

我承认这种设想的实现很困难,在应试制度下,在以分数论英雄的现实中,有谁有勇气抛弃应试主义,而全心全意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呢?有谁能放弃应试主义这一有效实在的“成才”道路呢?受到应试观念和应试模式多年的侵蚀,谁还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洞察力,有着强烈的思想个性?有谁能开创出一个崭新且有前途的学习主义之路呢?而我们这些被称为“人才”,“精英”,“栋梁”的祖国未来,可以吗? 

[特别声明]

1、本文从不同角度指出中国教育的一些不足,但是,这并不是对中国教育的全盘否定,我们承认,中国教育近年来取得很大的发展。如果她能更注重细节上的不足就更好了。
2、本文也并没有指出中国教育的所有缺点,它只是从学生角度谈谈对中国教育的看法,本文绝不是理论性论文,没有高谈阔论,没有过多理论性强的句子,它只是学生的心声!但我相信,我们需要这样的文章。
3、本文作者是个普通学生,“成绩”中等,今年高考结果如愿,因此,本人对中国教育并没有太多的情绪,我希望以这一身份来思考教育的不足能做到较为客观。
4、我从不认为我以上的观点都是正确的。由于知识有限,经历有限,它也一定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希望各读者能够指出,真心希望你们能留下你们的看法、意见和建议,让我们在思想交流中快乐成长,让我们在精神交往中共同装饰我们的思想空间。
5、希望你们的喜爱和支持不仅仅是因为这是一篇批评中国教育的文章。

 

……………………………………………………
本文遵循 CC知识共享协议(署名/非商业用途/禁止演绎)

这篇文章写于2007年8月,当时刚高中毕业。

 
 
 
 

Comments are closed.


  • Tong LEUNG
    post 80s
    Zhanjiang
    major “aha”

  • 工程师,创意研究,博客写作

    兴趣: 哲学、当代艺术、复杂科学、剧场实验、社会创新。

  •   我的脸书

  • 文章分类 | Categories

  •       荣念曾漫画 – 格物致知

     

     

  • 知识共享许可协议
    本作品由梁栋﹝LeungTong﹞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